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,已連續數十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,盛行率沒有減緩的跡象,治療效果也並不理想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在《更新粒線體,根治慢性病》書中,提出看法。

article

一個顛覆觀念的癌細胞實驗

首先,我們要定義一下什麼是癌細胞,所謂的「癌細胞」,就是不受控制的細胞。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,受到嚴格管控,到了一定時間就會凋亡;但癌細胞會不斷增生,不斷分裂,而且不會凋 亡。主流醫學認為這是細胞核裡面的基因DNA突變所致。

在此,請大家看一個足以顛覆過去觀念的實驗。培養皿上有兩個細胞,一個是正常細胞,一個是癌細胞,如果把癌細胞的細胞核 (裡面含有突變的DNA)注入正常細胞中,請問,那個正常細胞分裂之後,會變成癌細胞還是正常細胞?

我想這個問題應該不難推論,如果癌細胞是因為細胞核中的 DNA突變所致,它在分裂的時候,當然是分裂成癌細胞。

不過, 這個實驗的結果卻讓人跌破眼鏡:含有突變DNA的細胞,居然分裂成生長受控的正常細胞了。換句話說,這個癌細胞被治癒了。

怎麼會這麼神奇呢?這到底該怎麼解釋?主流醫學一直認為癌症是基因疾病,也就是細胞核裡面的基因DNA突變。但是,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如果細胞質是正常的,即使細胞核不正常,它所分裂出來的細胞也是正常的,生長受到嚴格控制。反之,如果細胞質不正常,不管細胞核正不正常,它所分裂出來的就是不正常的,生長不受控。

托馬斯.塞弗里德博士(Thomas Seyfried, PhD)反覆做了這個實驗,證明決定一個細胞會分裂成癌細胞或正常細胞的因素,不是細胞核裡面的DNA,而是細胞質裡面的粒線體。如果粒線體正常,這個細胞就會正常,即使細胞核有突變的DNA,它也會被修復。

癌症並非基因疾病,而是代謝疾病

癌症的上游成因,是粒線體的功能不正常,講得更精確一點,是氧化磷酸化(oxidative phosphoration)出了問題。

正常細胞在葡萄糖進入細胞後,會在細胞質裡面先代謝成丙酮酸(產生兩個ATP),再把丙酮酸送進粒線體裡面,進行有氧呼吸,以產生能量(順利的話,可多達 34 個ATP)。

但癌細胞通常會把葡萄糖在細胞質裡面發酵成乳酸,而且是在有氧氣的情況之下。這種代謝方法稱為有氧發酵(aerobic fermentation)或有氧糖解(aerobic glycolysis)。人類利用酵母釀酒,或以麵團發酵,就是利用這個機制。

癌細胞為何要使用有氧糖解作為能源呢?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有氧糖解的速度很快。

癌細胞增生速度很快,對能量的需求很大,照理說粒線體的有氧呼吸可以產生 34 個ATP,數量比較多,但是速度太慢,而且癌細胞裡面的粒線體處於失衡的狀態,葡萄糖進去也產生不了多少能量。

而一旦粒線體受損,會誘導細胞進行有氧糖解,把葡萄糖在粒線體外發酵成乳酸,這個細胞就漸漸變成癌細胞。

article

其實早在 1927 年,奧托.瓦爾堡(Otto Warburg)就提出癌細胞的代謝和正常細胞不一樣,尤其是在葡萄糖的消耗上,比正常細胞更大,這個現象被稱為「瓦氏效應」(Warburg effect),也就是上一段描述癌細胞傾向有氧糖解的現象。主流醫學也因此一直認同癌症是代謝疾病,一直到 1970 年代,基因工程興起,主流醫學開始認為癌症是基因疾病。

瓦爾堡醫師可不是泛泛之輩,他是和愛因斯坦同時代且同樣頂尖的科學家,對癌細胞的代謝有透徹的研究,並在 1931 年得到諾貝爾獎。【推薦閱讀:科研軼聞》他因癌症反得活命!酸性體質致癌繆論的代罪羔羊、諾獎得主傳奇人生

瓦爾堡認為,正常細胞的能量來源是粒線體的有氧呼吸,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;而腫瘤細胞生長的能量來源是,藉由葡萄糖在細胞質內發酵成的乳酸。

目前主流醫學並未接受瓦爾堡與塞弗里德的代謝理論,但這一派的確提出一些客觀事實,讓我們不得不針對以下幾點進行思考:

1. 有些癌症沒有基因的突變。

2. 有些致癌物並沒有導致細胞核基因突變。

3. 正常細胞隨時在癌變,但有些卻沒有進一步發展成癌症。

4. 古人和原始部落很少罹患癌症。

5. 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移植實驗,證實細胞質有決定性影響力。

6. 不管癌細胞核有多少基因異常,正常粒線體都可以抑制失調 的細胞生長。

7. 沒有一個基因突變是所有癌症都具備的。

8. 90%以上的癌症都有代謝異常。

最後,越來越多實驗發現,血液、唾液、尿液、呼氣裡的代謝物,例如乙酸鹽(acetate)、乳酸(lactate)、絲胺酸(serine)、肌胺酸(sarcosine)、天門冬醯胺(asparagine)或膽鹼(choline)可以用來偵測癌症,卻沒有任何基因檢測可以確診癌症。

此外,這些年來,訓練小狗來診斷癌症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,利用狗聞癌症病人的皮膚、氣味、尿液、血液、其他體液,可以聞出皮膚癌、直腸癌、肺癌、卵巢癌、前列腺癌、乳癌等等,尤其乳癌的準確率已高達100% 。這個方法,除了非侵入性且經濟實惠之外,還證明了癌症的確是一種代謝型疾病,癌細胞所排出的代謝物,有它獨特的氣味。

article

癌細胞的粒線體都受損

如果用電子顯微鏡觀看癌細胞,會發現癌細胞裡面的粒線體都已經受損,用生化檢測癌細胞粒線體的功能,也會發現功能皆已受損。粒線體中負責呼吸作用,呈現彎曲波浪狀的「脊」,都呈現雜亂和缺失的狀態。這些受損的癌細胞,怎麼能提供有效率的有氧呼吸,又怎能修復細胞核裡的DNA呢?【推薦閱讀:癌症、慢性病發生前,粒線體先衰退!陳俊旭博士推薦「最佳強化粒線體運動」

塞弗里德進一步解釋,癌細胞裡面的各種異常,是因為粒線體遭受各種致癌物、輻射、污染、發炎、年齡、病毒等等的影響,以致功能受損,並產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,進一步攻擊和破壞細胞核。癌細胞的細胞核基因突變,是粒線體損傷的結果,不是癌症產生的原因,這個因果關係要搞清楚。

活性氧自由基會損傷蛋白質和脂質,從粒線體被釋放出來後,會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,損傷裡面的DNA。所以我們看到的基因或致癌基因(oncogene)突變,那是下游問題,而上游問題在於粒線體裡面出了問題。粒線體的有氧呼吸不夠順利,很有可能是粒線體損傷造成。

塞弗里德也解釋,癌細胞之所以會轉移,是因為被巨噬細胞吞噬之後,把不正常的粒線體吞入,融合到巨噬細胞中,那個巨噬細胞就變成了癌細胞,在體內遊走擴散。這個解釋也完全符合粒線體異質性(mitochondrial heteroplasmy),也就是一個細胞裡的粒線體功能,決定這個細胞的正常與否。

所有的癌細胞都特別會吸收(uptake)葡萄糖的這個特色,是眾所周知且被主流醫學認同的。不但如此,主流醫學更善用這個機制,研發出正子攝影(PET),利用葡萄糖這個媒介來診斷癌症。

(參考資料來源:陳俊旭博士《更新粒線體,根治慢性病》,文章轉載自「癌症問康健」網站【研究發現:癌細胞的粒線體都受損!如何有效修補粒線體?專家有解】,圖文經編輯並增訂小標。)